



雨季的高濕度、雨水侵襲與晝夜溫差,讓鍍鋁鋅板焊接面臨嚴峻的焊縫生銹挑戰。鍍鋁鋅板表面55%鋁、43.5%鋅及1.5%硅的合金鍍層雖耐腐蝕,但焊接高溫會燒毀焊縫區域鍍層,暴露的基材在潮濕環境中48小時內就可能出現銹蝕斑點。要解決這一難題,需建立“焊前防護、焊中控制、焊后修復”的全流程防銹體系。
焊前預處理是防銹的基礎防線。首先需搭建臨時防雨棚,采用防水帆布與鋼管搭設封閉作業空間,內部放置工業除濕機將濕度控制在60%以下。板材處理上,用無絨布蘸取無水乙醇擦拭焊接區域,清理油污、浮塵及冷凝水,厚度超過2mm的板材需用角磨機輕磨焊縫兩側50mm范圍,去除氧化層同時保留部分鍍層以減少銹蝕風險。對堆放的板材需墊高30cm以上,下方鋪設防潮墊,避免地面潮氣滲透。

焊接過程的工藝控制是防銹關鍵。優先選用MIG/MAG焊工藝,搭配含硅量高的焊絲與富氬保護氣體,氣體流量控制在15-20L/min,確保焊縫熔池被有效保護。焊接參數需采用“低溫快焊”原則,電流比常溫施工降低10%-15%,減少熱影響區范圍,避免鍍層過度燒損。每道焊縫完成后,立即用干燥抹布擦去表面焊渣與冷凝水,若遇突發降雨,需用防風打火機快速烘干焊縫區域。
焊后及時修復是阻斷銹蝕的關鍵環節。焊縫冷卻至常溫后(約20-30分鐘),先用鋼絲刷清理焊渣與飛濺物,再用120目砂紙打磨焊縫表面,去除氧化皮并形成粗糙面以增強涂層附著力。修復材料優先選用高含鋅量的富鋅涂料,如羅巴魯或ZRC等產品,采用薄涂多遍的方式涂刷,總厚度不低于80μm,一遍干燥后再涂第二遍,確保焊縫完全覆蓋。
長效防護與檢查不可忽視。焊接完成后24小時內,需對焊縫進行防水覆蓋,避免雨水直接沖刷未完全固化的涂層。建立每日巡檢制度,重點檢查焊縫涂層是否出現開裂、剝落,發現問題立即補涂。對于戶外大型構件,可在富鋅涂層基礎上再涂一層耐候性面漆,進一步提升抗雨蝕能力。通過全流程的科學防護,能有效解決雨季鍍鋁鋅板焊縫生銹難題,保障工程質量。
